屿庐线上平台联合十点睡觉艺术空间,于2022年7月共同发起首届“屿庐青年艺术节”,以“摩涅莫辛涅(Mnemosyne)”为主题,面向全国青年艺术家展开征集海选,经过评委初审后,已产生15位入围的优秀青年艺术家。
展览开幕现场
10月1日,十点睡觉艺术空间内呈现的群展,由黄佳茜策展,15位参展艺术家分别是陈若璠、冯志佳、郭发展、高有洋、黄成、黄望福、胡佳艺、何璇、李 慧、梁宏伟、谢玄玄、薛 萤、尹天翔、张化霖、赵宇,共呈现近40件/组作品。以年轻的艺术态度对可追述的记忆根源做出新的话语诠释,共同探索当代艺术语境更多的可能性。
展览开幕现场
摩涅莫辛涅(Mnemosyne)为希腊神话中的记忆女神,“摩涅莫辛涅图集(Mnemosyne Atlas)”又名“瓦尔堡图集”。图集以“记忆”为主标题,瓦尔堡认为艺术史的目标是研究“人类表情的历史心理学”(historical psychology of human expression)。他通过以跨学科领域的往昔视觉图像为资料,研究来自古典世界的艺术形式及心理状态在后来特定时代艺术创作中的重现。
展览开幕现场
展览开幕现场
故本次艺术节面向青年艺术家群体,征集独具个人化记忆经验的创作,试图探讨新兴社会经验堆积下,艺术创作高度且极端的分化中流动包裹于图像边缘的记忆根源。刨除“时代性”的迷雾,摈弃符号的加持影响,以“时代之眼”轻瞥当代艺术发展中由概念图像构筑的思想空间。
薛萤作品展览现场
步入展厅,首先看到的是薛萤的《Crazywife》、《When we fight for freedom, we cannot rest》,钢刀、女人的辫子、漏勺、皮带等等,知识背景、生命经验的不同,会融入不同的认知体验。
薛萤 多媒体 Crazywife, 2022, 尺寸可变 钢制小刀、头发、铁坩埚
薛萤的作品涵盖了社会实践、装置、纺织和文本,反映了她对女性主体在父权制中的地位的长期兴趣,通过研究女权主义哲学与激进行动、亚洲家庭内部的权力动态进行批判性的社会实践,延展围绕多元社区的想象。
陈若璠作品展览现场
陈若璠的装置影像作品《Warm trees》结合了木头、马海毛、狗毛、3d打印、数字动画等多种媒介。在创作中,她关注了当前技术时代人类情感的变化和流动,善于捕捉生活中微妙的情感,并通过自然和技术的结合来表达。
陈若璠 Warm tree,2021,视频作品
陈若璠曾表示:“我有一个自私的想法,有朝一日我的小狗能像植物一样拥有着更长的生命,与我多一点陪伴。于是我对载体‘木头’做了资料搜集,找到一个和我的狗性格相类似的种类,然后对特定的木头建立3D模型,让毛发在上面自由蔓延生长,我将其作为愿景打印并结合到原生木料之上。”
《时间之屿》是陈若璠试图为撒哈拉沙漠创造一个融合时刻,它在风的作用下一直变化。不同时期卫星拍摄的数字图像,给沙漠带来马赛克般的覆盖重叠的痕迹。这些斑驳是沙漠的变化和时间的物质化,“时间之屿”也由此得名。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厅第三层的空间主要呈现了赵宇、黄望福、李慧、谢玄玄、冯至佳、郭发展等年轻艺术家的绘画作品。
赵宇 无尽游戏,2022,布面丙烯,150 x 120 cm
在《无尽游戏》中,赵宇的绘画常将画面建构成一个特定的空间场域,而后形象被逐步“放置”其中。通过对颜料的堆砌、重叠的图像、布置于画面中的异样形态而展开视觉实践与探索,同时也叙述着他对现实的观察和想象。
洋洋002 高道家园,2022,⽊板,地图,图画纸,综合颜料,⽹眼布,TPU,彩线,152 x 111 cm
高有洋的《高道家园》、《十字村口》和《 女子莎莎》,那些散落的线头、假发、地图等,在针线和布料中缝合了记忆的片段,饱含着鲜明的时代性和特殊意义。高有洋的创作从自身处境出发,深刻思考自己与周边的关系,凭借形式、符号、图像等带来的视觉冲击,让作为同一时代和经历生长的我们,也在与历史的对话中找寻自我身份。
黄望福作品展览现场
黄望福 不分梨,2022, 荧光亚克力板上丙烯,25 x 40 cm x 2
黄望福 一把香蕉,2021 ,布面丙烯、仿银箔,150 x 200 cm x 3
黄望福笔下的梨与香蕉,充满了拟人化的幽默感。他将自我的情绪切换到水果上,仪式化后的情景,既是这种孤独心境的外化,又同时替他抵抗着这种情绪。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2年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