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艺术

邱晓坤:以“超凡之场”致敬露丝·哈丁格的艺术成就

浏览:


展览现场
 

2021年6月初,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Mana当代艺术博物馆(Mana Contemporary)首次对美国当代艺术家露丝·哈丁格(Ruth Hardinger, b.1950)的作品进行全面梳理与呈现。在露丝·哈丁格近半个世纪的艺术生涯中,她不仅挑战了雕塑艺术的传统,也向来自各异文化环境与时代的艺术家表示敬意,这些艺术家与她一样,都拥有通过介质和形式来洞察世界的动力,并为鲜活的创作留下了不朽痕迹。材料的选择对于哈丁格作品中的辩证主题至关重要:持久性与短暂性,本质性与可变性,可知与不可知。正如展览所指出的,“她对‘粗劣材料’——如混凝土、细绳、硬纸板、石墨、绳索,乃至食品干的巧妙处理,都暗示着某种变体,一种通过艺术来超越世俗、唤起永恒和崇高的冲动。” 这些冲动以及这些非凡的作品,在艺术家当前与阿尔兹海默病症的斗争中表现得尤为强烈。  
 

展览现场(作品名:29th Split Envoy 年份:2013-2014 材料:混凝土,纸板,页岩)

哈丁格生活在纽约,其艺术创作跨度长达50年,本次「超凡之场」展览汇集了艺术家最具代表性的创作,包含100多件抽象雕塑、绘画和纸上作品,相关探索方向与研究主题涉及深奥前沿的精神实践、古代遗迹以及人类为记忆与缅怀而进行的创作实践,展出空间多达19个展厅。展览将于2021年6月3日至8月7日呈现,由上海升琰艺术机构(Arts Rou​​ge International)创始人邱晓坤担任特邀策展人。通过“超凡之场”展览,绝对艺术与邱晓坤展开对话。
 

绝对艺术对话邱晓坤

 

邱晓坤(策展人)
 

Q1:如何定义此次展览名“超凡之场”,是有什么特殊含义么?
 
邱晓坤(下面简称邱):“超凡之场”的“Transcend” 直译是超越经验范围达到另一种境界。这个展想呈现露丝·哈丁格(Ruth Hardinger) 的精神世界,包括她作为女性艺术家所特有的对材料的选择,以及精神层面的诗意表述,将生与死、重生、永恒与瞬间充分表现在作品中。


展览现场(作品名:Carriage Constellation 年份:2010 材料:石膏, 绳索.)
 
Q2:能简单介绍下本次展览的主题和研究方向么? 
 
邱:这次“超凡之场”(Transcending Fields)是为了向露丝·哈丁格的艺术成就致敬,为这场精神之旅建立一种语境,以超越物质和精神而实现另一种维度的体验。这次展厅设计的最初灵感来自古代文明,意在探索一种形而上的、复合的精神路径,揭示宇宙共通的审美理想,唤起作品与人之间的深度交流,使观看者的能量与这个特定场域的能量之间产生联系并形成共鸣,以期发现自身的个体精神。
 
我的理念是展览要作为一种整体艺术的形式出现,而不仅仅是简单地梳理艺术家的生平。作为策展人,我认为需要提供一种独特的对艺术家的观看角度和分析,再以最有效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次展览所要表达的是露丝·哈丁格对纯粹精神的探索。与艺术家相识三十多年的艺术史学家认为展览非常准确地抓住了露丝在纯粹精神层面的诉求,这一角度在此之前包括艺术家本人在内,还没有被提出来过。
 

展览现场

Q3:什么时候关注到露丝·哈丁格,这次与 Mana 当代艺术博物馆以及艺术家的合作是有什么特别的机缘么?
 
邱:我和露丝是十年前在纽约认识的,当时她的作品给了我很大的震撼,艺术家患了阿兹海默症之后我们就失去联系。这次是一个机缘巧合,由于疫情我被困在纽约,在此期间得知了她的病情,我希望能够为她在世界艺术史地位方面做一些推动工作。Mana当代艺术博物馆(Mana Contemporary)的负责人非常了解露丝的作品,马上答应和我们合作,并给予了最大力度的支持,包括布展、市场推广等一系列展览相关费用。一般来说,想要在纽约超一线美术馆举办展览,等待时间是2年以上,特别是这种规模较大的展览,等待时间会更长,再加上疫情的关系,困难重重。由于Mana是全私人的美术馆,他们在看完我的策展方案后,决定全力支持,所以在半年时间内确定了这次展览的全部过程。
 

展览现场

Q4:这次展出空间多达 19 个,您对于展览空间的设计和构思是怎样的?
 
邱:我把19个空间设计成层层递进的关系,因为我希望营造给观众一种精神之旅的感觉,这个体验既来自于艺术家作品的映射,也来自观众对于自身精神层面的反思。希望观众在看完这个展览之后能够和作品形成一种物理空间和精神空间的亲密感,所以有一半的展厅都是用比较小的亲密空间来表达。展览的精神与生死、复生、宇宙规律、精神审美和远古文明等理念息息相关。这些对哈丁格作品也有着深远的的影响,她在大学时期学习古典学,之后又对玛雅文化和墨西哥南美古文明进行深入研究,所以这个展览以类似的精神之旅作为主线。展览入口,是大型装置作品《路径》(Pathway),作品包含了她的混凝土雕塑和工业水泥桩,接着是一幅大型的墙上装置,共同营造出神秘的宗教仪式感。然后引入第一个空间,里面的作品“carriage constellation”囊括了艺术家最重要的吊装装置,布满整个展厅,和她的三幅大型曲线绘画相呼应。对面玻璃门展厅是《信使》(envoys)系列,由酷似希腊神像的四座混凝土雕塑组成,墙上的石墨绘画和走廊的绘画相呼应,作为整体形成了一个进入精神世界的入口。随后8个展厅的灯光昏暗,传递出私密空间感。其中有一个我命名为“Cave”的小空间,大家需要拿着手电筒进入观看,就像是探索洞穴壁画一样。里面的作品都是艺术家用墨西哥当地胭脂红颜料和手作树皮纸完成的,呈现方式类似于远古壁画。之后会有影像记录来详细描述展览场景。
 

展览现场(作品名:Earth and my New York Rocks 年份:2017-18  材料:牛奶盒, 页岩, 石墨)
 

Q5:您怎样看待哈丁格作品的材料和创作方式? 
 
邱:哈丁格利用朴素和不起眼的材料,创造了一种不朽的感觉。混凝土、绘图纸、石墨、纸板和一次性材料在她的作品里十分常见,早期很多作品由墨西哥南美洲考古发掘的石块组成,还有动物头骨、珊瑚、当地色彩材料和各种遗物。利用古希腊罗马的遗迹和玛雅时期,石器时代的文化以及其他各类古代遗迹作为创作灵感,融入当代的艺术语言,她的作品受到了古典美学的影响,同时她又保留了自己鲜明的个性来诠释精神世界。材料之间形成了亲密的关系,使用这些原始物质是对宇宙秩序的体验和鉴赏。哈丁格的作品中具有一种微妙的冥想品质,其中的伟大之处在于作品本身虽然朴实无华,却有着很高的内在价值,其纯粹和审美的意识形态,恰恰暗示了一种自然过程,这激发了作品的内在力量。哈丁格敏锐地意识到自然界中永久和无常特征的对立统一。她在石墨和混凝土材料的表现中运用这些元素,并以其微妙而易逝的美感传达宇宙的终极真理。毁灭和重生是哈丁格经常使用的主题,表达一种无限的循环性,以几何形式组织起来的作品既是有机的又是不可预测的。哈丁格掌控了整个过程,但最终的呈现效果取决于材料自身,它们有自己的进化方式,哈丁格将未知的结果视为一种强大的体验。


展览现场(作品名:Envoy 年份:2015 材料:混凝土,纸板)
 

Q6:雕塑是富有力量的艺术形式,您觉得艺术家想向观众传达的思考和信息是什么?
 
邱:哈丁格在她的作品表现出了对古典文明的强烈热情。她一直使用古典范式,例如以古希腊和埃及的数学度量法则来制作《路径》(Pathway)和《信使》(Envoys),以及她从古代遗迹英国康沃尔郡巨石阵(Mên-an-Tol)获得的灵感,这些方法向我们展示了不朽的美渗透在了时间和空间里。在对经典的研究中,她发现希腊和罗马建筑可以从情感层面传达他们的宇宙秩序,这些情感在垂直的建筑中被唤起,而宏大文明的衰落更能够使人们进入到这些超然时刻。我故意将一些装置艺术设计成废墟的形式,所有文明都在其中提醒我们没有什么是永恒的,趋向虚无的状态是无情且普遍的,确凿存在的现实只是永久物的幻觉。然而,体验这个存在场域中转瞬即逝的时刻就是“永恒”的时刻。这种体验更像是阅读一本东方哲学或诗歌的书,自然本质显现在了材料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留下了有力而深刻的印记。
 
这些类似古代神像的雕塑有着非常强烈的精神纯粹度,这是我在很多文艺复兴时期、中国古代和西方近代的大师们身上发现的一种共通性。他们的精神境界都达到了至高点,在这一点上不存在中西方差异。


 展览现场(作品名:Red Count(细节图2) 年份:1992 材料:颜料 石膏)

Q7:您觉得哈丁格在她创作的不同阶段和时期,作品有哪些转变或者是细节方面的变化?
 
邱:她在初期就是在研究古代文明,从古希腊到古罗马再到玛雅和石器时代,在墨西哥完成的作品都有种神秘的部落文化和古文明的气息。这二十年来的作品则更加精炼,表现出一种纯粹而简约的精神性,没有废话,直抵人心。


展览现场
 

Q8:您认为哈丁格在形式探索和作品构思的关键点分别是什么? 
 
邱:对形式的探索和构思都来自她常年研究的古代文明的内容,从大学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地考察的感性认识都变成了她的身体体验,在希腊罗马和墨西哥的长居转化为自身的一种力量,形成了从知识转化为内在认知再转化为实际操作的递进关系。
 
Q9:这次展出的作品《Carriage constellation》,运用了石头、麻绳等材质,并雕凿穿孔,您可以解读下这件作品以及艺术家的雕塑语言么? 
 
邱:这件作品是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展出,我用她全部的吊装装置布置了一整个空间。观众在装置中穿行,通过人和作品之间的关系,形成不一样的物理空间,通过不同的路径,观众可以在不同的视角看每件作品。她很喜欢做一些小的石膏和混凝土装置,用看似粗糙的手法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雕塑语言,这种状态既现代又古老,人们穿越其中,会产生奇妙的观感。

 

展览现场
 
Q10:您对于雕塑作品与环境关系的理解是怎样的?
 
邱:雕塑作品和环境当然有种互相映衬的关系,很多好的作品都是Site Specific 或是称为在地性,当然作品与环境之间的气息要相同,气场要一致。
 
Q11:全球的疫情对您的策展工作带来了哪些困难和挑战,您是如何应对的? 
 
邱:影响很大,很多项目不得不搁浅,但我是一个随缘的人,相信天时地利人和,像这个项目,就是因为我被困在纽约才实现的,一切都很顺利,这个展览在纽约的成功超乎了我的想象,所以我要求我的每一个展览都能够自成一件艺术品,策展是我的艺术表达形式,我不求数量多。
 
Q12:接下来的工作计划是什么?

邱:接下来很多项目会慢慢复苏,意大利,中国,美国的项目也会渐渐开展起来。我们也希望这个展览能和中国观众见面,希望能有机缘巧合实现它。

 

绝对杂志

社址:北京市海淀区正福寺路10号允泽别院绝对传媒

电话: +86-010-52806700

Copyright © 2014-2015 Absolute,绝对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