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33当代艺术中心在2019年11月23日举办了“物在灵府——郑金岩&谭勋双个展”的广州站巡展。此展览曾于6月8日,在北京798悦·美术馆首次举办。主要展出了艺术家郑金岩创作的晚明文化人物、民国文人与西方艺术家的肖像作品,以及艺术家谭勋的《草》系列装置作品。展览由广州33当代艺术中心馆长刘奕与艺术总监艾海联合发起,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后、天津美术学院副教授范晓楠策划,朱青生、王端廷、黄笃、杨小彦、何桂彦担任学术支持。

展览现场图
“物在灵府”这个主题寓意深刻,策展人范晓楠表示“物在灵府,不在耳目,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认识世界的一种独特方式,中国古人以世间万物为媒介感知宇宙之精气,尽精微而致广大。两位艺术家虽在创作材料上迥然有别,却于内在气质中保持着对中国传统文化共同的体悟。他们作品所呈现的面貌,很大程度上与西方艺术样式有别,更具有东方艺术的意境与气息。”

展览现场图
此次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郑金岩的作品:《安迪·沃霍尔》、《弗兰西斯·培根》、《弘一法师》等作品。他的作品可以被归入肖像画的类别,但同时也可以被归入具象表现主义绘画。绘画构图都非常简单,只有人像,没有背景;人像往往被置于俯视角度,并且偏离画面中心。艺术家通过对人物面部与神情描绘,尤其是藤屋的眼神刻画,将人物孤独、落寞和惶惑的内在精神状态表现了出来。

郑金岩 Zheng Jingyan,弗兰西斯·培根 Francis Bacon,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200x150cm,2019
看过艺术家的一系列作品,不难发现在他笔下,那些人物不管是中国古代的徐渭、八大山人,还是西方的弗洛伊德、培根,包括日本的草间弥生,都是具有敏感神经的艺术家。当画安迪·沃霍尔和培根等西方现代艺术家时,都有照片可参考,因此做到形似相对要容易一些。但他画徐渭和八大山人是没有照片可以参照的,靠的是理解人物的气质。画面的中西人物主题反映了画家对不同文化和历史内涵有着不同的美学认知和理解。艺术家的内心试图与被画者处于同一个频道,他沉浸在跟画面人物的对话之中,好像整个世界不存在了,作品似乎就是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创作出来的。

郑金岩 Zheng Jingyan,鲁迅.公元一九三六 Lu Xun A.D.1936,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60x50cm,2019
现场还有另一位艺术家谭勋的装置作品《铁草》,《铁草》这个作品有一种水墨的意境,在此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文人的志趣,对于怎么勾勒,怎么造型,都有文人画倾向。同时,在“草”中,艺术家又代入了自己的观念,整个作品象征了底层民众的生存状态。作品一方面是观念的表达,另一方面又是他的人文关怀。其实在创作方面,谭勋一直有着非常宽的创作谱系。他早期的创作关注形式主义课题,《李明庄计划》作品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转换问题。

谭勋 Tan Xun,金草 Gold grass,铁24K镀金 Iron 24K gold plating,20x20x16cm,2018
在广州33当代艺术中心的展览,两位艺术家及其作品面临着全新的语境,呈现出有别于北方艺术环境的另一番况味,带来不同的艺术激情及思考。同时,在展览效果的呈现方面,也将根据广州33当代艺术中心的具体空间,变换、传递出新鲜的视觉效果。

展览现场图
在23日当天,首届“33当代雕塑奖学金”作品展也同期开幕。“33当代雕塑奖学金”是一项由广州33当代艺术中心创始人、馆长刘奕女士大力助推,广州33当代艺术中心艺术总监艾海先生与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谭勋联合发起,33当代艺术中心面向雕塑系提供的奖学金资助计划。

郭钰婷 Guo Yuting,无物 Nothing,综合材料 comprehensive materials,尺寸可变 Variable size,2019
项目旨在通过奖金、展览、推广的全方位资助,以青年艺术家为考察对象,助力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预计在未来五年内,项目将每年选拔出三至五名优秀学生予以扶持,总金额高达20万元。早在今年的5月27日,“33当代雕塑奖学金”在天津美术学院启动。

刘昱恒 Liu Yuheng,就放这吧 Just leave it here,木雕 Wood carving,250x200x200cm,2019
其实,当今的艺术生态中正是需要这种对于年轻人的支持。“33当代雕塑奖学金”的开始,是一种社会资本对于艺术的发展的推动,也是对于学院教育的肯定和补充。对于天津美术学院来讲,着有助于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促进教学良性循环。对于广州33当代艺术中心来讲,在机构成立五年以后,可以开设这个奖学金,是对于此前机构一直致力于城市空间和雕塑艺术研究的发展。有助于向艺术界输送更多的新鲜血液。

初百祥 Chu Baixiang,纪念不被纪念的 To commemorate what is not to be commemorated,综合材料 comprehensive materials,尺寸可变 Variable size,2019
最终,在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四个工作室八位指导教师的推荐及“33当代雕塑奖学金”艺术委员会成员共同的商议中,首届获奖的五位青年学子及其作品分别是:刘昱恒《就放这吧》、郭钰婷《无物》、高建翔《拥抱》、张凯旋《生长的废墟》、初百祥《纪念不被纪念的》。艺术家们的作品不但代表了天津美术学院教育下的良好成果,也是当下艺坛最年轻力量的创作才华的体现。

高建翔 Gao Jianxiang,拥抱(局部图)Hug (partial), 陶、棉线 Pottery and cotton thread,尺寸可变 Variable size,2019
2019年11月23日,五位获奖的青年艺术家携作品亮相了广州33当代艺术中心。除了展览环节外,主办方还将邀请当代著名雕塑家、批评家与艺委会人员一同参与开幕和作品讨论。“33当代雕塑奖学金”接下来的发展也有了更新的方向!

开幕嘉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