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艺术

数字化新媒体驱动未来 麟角无界设计大咖说在北京坊·万杯展期间举办

浏览:



到场观众认真聆听嘉宾分享

 

数字化新媒体将会对未来艺术、设计、文化及商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北京坊·万杯展期间,麟角无界设计主办的“麟角无界设计大咖说:数字化新媒体驱动未来”论坛于7月23日在北京坊·劝业场举办。

 


嘉宾合影
 

具有百年历史的北京坊·劝业场承载了最具特色的城市商业与市井文化,如今是融合当代文化、先锋艺术和科技创新展示的复合型文化场馆,为到访者带来一场连接设计与生活的多元体验。

 


麟角创始人Susan Xiao 致辞
 

“在麟角的策展过程以及和各位老师的沟通过程中,越来越感觉到数字化新媒体对于艺术、技术、设计以及商业空间、商业体验设计已经在发生并且将要发生极其深远的影响。麟角创始人Susan Xiao在致辞中提到这次论坛的由来,“因为这个缘起,因为对这个话题充满好奇和探知的欲望,有了今天这个聚会。”

 


万杯展现场
 

此次论坛以“数字化新媒体驱动未来”为题,分为分享沙龙与圆桌沙龙两个环节。论坛邀请国内顶尖具有实践案例的建筑、室内、创意、策划、技术等方向嘉宾,包括黑弓Blackbow品牌总监于博、 JV communication创始人姜剑、SODA建筑师事务所联合创始人姜元、跨领域独立策展艺术家吴旭、纪录片《星球的脊梁》制作人夏志君、著名青年建筑师孙大勇、著名时尚摄影师与影像艺术家刘嘉南、国内先锋数字媒体艺术家与dataflow创始人黄浩、黑弓Blackbow设计总监张小伟。

 

来自国内顶尖的数字化新媒体团队分享先锋探索实践案例,探讨数字化新媒体对未来艺术、设计、文化及商业的驱动力量和影响趋势。

 

呈现与解读:数字化新媒体的多种运用

 

在分享沙龙环节,嘉宾姜元、于博、吴旭、姜剑依次通过分享数字化新媒体运用的多种案例,展现数字时代的诸多创意可能性。
 


SODA建筑师事务所联合创始人姜元分享

 

SODA建筑师事务所联合创始人姜元以《数字媒体将如何改变我们生活的空间》为题,从电影中的城市空间与数字媒体运用讲起,分享了建筑师在数字媒体的帮助下改变生活空间的诸多尝试。“每个此时的经典都曾经是彼时的当代。”姜元讲到,“作为建筑师,我们希望拥抱这个时代最先进的技术,营造这个时代最温暖的、人性的、互动的、当代的、多媒体的空间体验,让更真实的空间使我们的朋友、孩子走出家门、走出这个小的显示器对面,在城市当中体验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我想,这就是这个时代,作为建筑师,我们能做的一点事。”

 


黑弓Blackbow品牌总监于博分享
 

Blackbow品牌总监于博在题为《新科技美学打造文化记忆》的分享中提到:“沉浸是来自一个艺术表达的张力,如何通过多种维度、运用多种手段来打造与观众之间情感的共振、精神的共鸣。”她认为,数字媒体正在成为化繁为简的文化符号,正在成为古老记忆在新一代大脑中的延续,也正在传承当代思辨与创新。“(传统文化)它也可以很时尚,也可以跟消费进行有机的结合,也可以让年轻人有认同、热血的感觉。这是我们想通过新的语言去尝试的。”

 



跨领域独立策展艺术家吴旭分享
 

跨领域独立策展艺术家吴旭则尤其强调“UI”即用户界面对展览的重要性。他将在《星球的脊梁》新媒体影像展中所做的尝试总结为四个方法:占满用户UI频道(占满视野或者其他)、反差萌式UI(反常布置和不合理布置)、UI含有日常奖励(藏起来并且不给提示)、提供特殊UI(尝试一切不可能的触发条件)。“我们正常的展览是通过自然的属性了解自然的世界,而现在的展览是通过类似手机的功能进入智能的世界。所以我们的重点就是创造出UI优秀的世界。“
 


JV communication创始人姜剑分享
 

分享沙龙环节的压轴嘉宾——JV communication 创始人姜剑将现象级视觉与创意事件《戏游2:无界之宴》作为分享的案例。“现在观众审美提高,对观看、体验的结果上要求越来越高,也对我们在构造体验空间、体验流程和体验情感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姜剑讲道,”这个项目其实是最脱离数字化的,因为整个展览我们设置的就是人与技术对抗的现场,甚至是要慢慢忘却技术,回到人最本真的对生命的敬畏、对人与人之间温度的体会。“

 

碰撞与交流:数字化新媒体的多重思考
 


“数字化新媒体对空间体验的未来探索”圆桌沙龙

 

圆桌沙龙设置“数字新媒体艺术对空间体验的未来探索”、“数字新媒体艺术对商业场景的创新启发”两个议题,分别由四位嘉宾进行对谈讨论。

 


“数字化新媒体对空间体验的未来探索”圆桌沙龙 孙大勇发言
 

在“数字新媒体艺术对空间体验的未来探索”的话题上,青年建筑师孙大勇率先回应了对数字化新媒体的看法。“我觉得整个数字营造的氛围就像是我们在酒吧喝得微醺的一种状态,稍微有点点上头,有一点若即若离的状态,能够激发人的某一种潜意识,提供物理空间不能提供的一种空间场景、新媒体体验。”

 

同时,他也提到,自己仍然对数字与生命的联结保留相对保守的态度。“如果按照我对世界和自然的理解,上帝创造生命有两个密码:一个是秩序,另一个是未知——它在有序的过程中创造未知性,这个过程中就让生命不断开拓更多的可能性。这些未知是完全超越程序设计所预判好的结果的,所以让这个世界无限地向前发展。

 

“一个新的技术产生造成影响的时候,我们如何解决这个新技术带来的问题?”相对于孙大勇对数字化技术的困惑与疑虑,姜元给出了自己的看法:“纵观人类历史,没有一个是靠怀旧的方式能解决的,只能找到更新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数字化新媒体对空间体验的未来探索”圆桌沙龙 吴旭发言
 

吴旭则认为,通过类似图画这种较为传统的方式,人们会认为自身是凌驾于作品的,而通过数字化新媒体的交互模式,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如果换一种模式,(观众)会突然觉得这个东西与你是平等的,会从它那里汲取营养,会引起观众更强大的兴趣。”

 

从程序员的角度,黄浩提到,也许通过数学和编程,人们可以探讨宇宙与生命的本质,不仅只是在呈现上。“虽然我们目前的还无法处理这么复杂的运算来探索本质,但是我们已经可能将它使用在商业场景、公共空间上。”

 

“数字新媒体艺术对商业场景的创新启发”的话题则引发了嘉宾们对数字新媒体艺术产品在商业化空间运用的探讨。
 


“数字化新媒体对商业场景的创新启发”圆桌沙龙 张小伟发言

 

“其实说到商业,就是有一个框架、需求和界限。”黑弓Blackbow设计总监张小伟说,“在和品牌合作的过程中,会涉及很多跨媒介的地方,比如说现在设计的展里面会需要舞者、音乐、程序、现场的互动、搭建,我们身为主理人,其实更多是文化内容的创造。”

 


“数字化新媒体对商业场景的创新启发”圆桌沙龙 夏志君发言
 

《星球的脊梁》项目发起人夏志君强调了商业场景中内容本身价值的重要性。“每一个环境中生活的人的历史、文化等沉淀积累下来的东西尽可能地真实地数字化、艺术化搬到我们想要的地方,让更多的人知道和能有感受——我觉得这就是价值。有了价值,就可以商业化,就能够活下去。”
 

 


“数字化新媒体对商业场景的创新启发”圆桌沙龙 刘嘉南发言
 

“技术的更新速度是很快的。其实我们现在做的东西很快就会过时,很快就会有新的技术出现。”时尚摄影师刘嘉南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也许这里面其实除了媒体本身之外,要加入人的思考。所以我在之后做尝试的时候,更多的会将新媒体技术与自己的思考结合在一起,不单纯地是在炫酷。”
 


“数字化新媒体对空间体验的未来探索”圆桌沙龙 姜元发言

 

结合在商业合作方面的实践,姜剑分享了自身的看法。“中国的公共生活空间其实就是商场。中国有很多体量非常大的商场,里面有非常多的闲置空间,因此是有一定的商业逻辑和需求的。在公共空间里人与人之间的不期而遇,可能更符合中国人的习惯。”

 

基于这些经验,姜剑提到,目前JV communication采取的是“双品牌”的策略,即在充分理解商业品牌和商业属性后,由团队来定做文化策略。“双方都有了空间和创造性。这样团队不再说传统的设计公司,争取了所谓的话语权和设计价值的转化率。但其实这个比较不容易,需要花很多年去磨合这种需求。”

 

“新媒体体验带来空间从有限到无限的可能性。”麟角创始人林莺华说,“新媒体融入空间,即可以作为空间素材,也具有强大的传播属性。它在展厅、商业空间、内容传播方向是一种新趋势和新表达。”




万杯展海报
 

7月6日至7月28日,北京坊·万杯展在劝业场举办。展览汇集设计、手作、艺术、展览、生活、轻零售为一体,万千杯盏惊艳亮相,百位自由设计师和手工艺艺术家匠心演绎,国宴杯、古瓷局、五大名窑等十大展区各具百态风格。其中,位于一层的“有光”光影互动装正是由此次圆桌嘉宾黄浩及其工作室dataflow创作。该装置运用声光编程,呈现出一只灯光杯子和它的20种语言。“我们希望通过这一作品,让大家看到的不仅仅是杯子、技术或是艺术的可能性,还有它所暗含的文化艺术与生活的千万可能。”

 

论坛内容简录

 

【Susan致辞】

 

在麟角的策展过程以及和各位老师的沟通过程中,越来越感觉到数字化新媒体对于艺术、技术、设计以及商业空间、商业体验设计已经在发生并且将要发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因为这个缘起,因为对这个话题充满好奇和探知的欲望,有了今天这个聚会。能够来到今天这个论坛进行分享和对谈的各位老师可以说是目前数字化新媒体技术在艺术设计空间以及商业化体验空间的领域都是顶尖的团队。我相信今天的论坛不会让大家失望。

 

【分享沙龙】

 

 

姜元《数字媒体将如何改变我们生活的空间》

 

2017年,在建筑领域非常有影响力的网站ArchDaily登出了《攻壳特工队》这部电影的报道。这部电影为什么会在建筑专业的网站上被谈论呢?因为它里面有关于城市的设想。

 

2018年,黑弓就和张艺谋导演共同在青岛呈现了这个峰会。

 

2045年,是《头号玩家》电影发生的年代。这个镜头呈现的是当时人们对现实生活不太关心,沉浸在虚拟的环境里面。

 

我们看这个电影的时候,其实挺失望的。你真的需要一个眼镜去帮你回避一个如此破败的真实世界,沉溺于一个游戏公司营造的景象吗?你真的需要一个游戏装备去体验你和女孩的第一次牵手吗?

 

建筑师研究的是人和他所处空间的关系。当人们的注意力都在虚拟空间而放弃实体空间的时候,作为建筑师的我们是不是能做些什么?

 

法国现在最著名的建筑师之一让·努维尔有一句话我特别认同:“建筑的卓越性之一,就是能见证一个时代。”那在我们的工作中,是不是有一个更积极面对当代环境的心态呢?数字媒体是不是能够帮助我们做些什么?

 

VOGUE x 宝格丽的展示项目做完以后,我们有一个问题是:数字化材料,是不是只能在暗环境中呈现?建筑师关心的是人24小时生活的环境,那白天怎么办?这其实是很多人面临的一个矛盾,数字化材料只能在封闭的暗环境作为纯欣赏的东西来看,那我们日常生活环境是不是也能借助数字化材质来做一些什么呢?这可能还得回到建筑师的老本行,得把实体空间形态和数字化的素材做融合。

 

从三里屯咖啡馆的项目来看,我们好像在白天也能运用数字化材料,但是数字媒体能不能对空间有更积极的改造作用呢?

 

我们的未来空间可能都会是可以步入的智能终端。那么数字媒体能够超越空间吗?

 

(通过运用数字化媒体将他处实时景象放置在窗户上)这个时代让我们能够得到超越空间并在某种角度上超越时间的体验。

 

其实这个时代每个此时的经典都曾经是彼时的当代。1923年,现代建筑之父嘞·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开篇第一句写下这样的话:“工程师的美学、建筑,这两个相互联系的东西,一个正当繁荣昌盛,另一个正可悲地衰落。“今天是2019年,如果我们把玻璃和钢换成数字媒体,是不是有几分相似?作为建筑师,我们希望拥抱这个时代最先进的技术,营造这个时代最温暖的、人性的、互动的、当代的、多媒体的空间体验,让更真实的空间使我们的朋友、孩子走出家门、走出这个小的显示器对面,在城市当中体验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我想,这就是这个时代,作为建筑师,我们能做的一点事。

 

于博《新科技美学打造文化记忆》

 

其实说到新媒体,我一直不觉得是一个特别新的词。就像是过去人们口口相传的故事在有了造纸术之后思想得以延续,之后我们表达的方式逐渐拓宽,比如说电影、电视,直到今天我们可能用更多元的手段去表达我们的想法、传递品牌的故事。在数字时代,作为消费者的感知方式、消费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所以也驱使品牌有更多讲故事的诉求。黑弓就是被我们自己定义为跨媒体体验设计公司。当代的体验方式、消费方式其实很难去定义,所以我们愿意去尝试做一些创新、跨界的事情。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些新媒体与商业、文化产生的碰撞。

 

其实科技和艺术之间是有着无形的纽带的,艺术也可以是严肃的,科技也可以是严肃的,但同时它们又可以很浪漫。

 

当数字媒体正在成为化繁为简的文化符号。

 

当数字媒体正在成为古老记忆在新一代大脑中的延续。之前我听过一个说法,我们70后80后95前的人来说,我们都是数字时代的移民,但是对于95后千禧后来说,他们很自然的原生环境,就是在这种多屏互动的体验中持续的。对于年轻人来说,不会从书本或单一的媒介中获得对文化的理解和经验。所以我们一直希望都能结合年轻人的方式创造出更多的场景,打造比较新的体验,但同时能够让大家对文化产生兴趣,去了解真正的故事。

 

其实我本身对于沉浸这个词并不是特别喜欢,因为我觉得看一个小说我们也能实现沉浸,并不是完全依靠数字媒体才能实现。但是沉浸是来自一个艺术表达的张力,如何通过多种维度、运用多种手段来打造与观众之间情感的共振、精神的共鸣。所以我们会将实际的机械和场景配合剧情进行结合,而不是过度凸显数字内容。

 

当数字媒体正在成为传承当代思辨与创新。其实谈到中国文化总会有一种很沉重的感觉,可能是因为在我们过去的经验中习惯性的说教方式,或者是过多的文化知识带给我们的感觉。 为什它不能通过一些年轻人接受的方式变成具有潮流文化元素的内容?它也可以很时尚,也可以跟消费进行有机的结合,也可以让年轻人有认同、热血的感觉。这是我们想通过新的语言去尝试的。

 

我觉得,我们很难定义数字艺术,其实它是各行各业共同的探讨。

 

最后用麦克卢汉这句话做结尾:“我们创造了工具,工具反过来又塑造了我们。”所以很期待看到未来能够有更多数字创意发生。

 

吴旭《为什么要做交互展览》

 

今年是人类从一个球走到另一个球并且踩在另一个球上的50周年纪念。我们在去年也踩了一个脚印,就是关于数字化媒体的。

 

我们有大量优秀的星空和自然延时视频和图片以及非遗传承人的影音和优秀的音乐人。我们。但是在我们没有明星、大V、大号、话题的媒体资源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做出一个大家愿意花时间去看的展览呢?

 

无论是VI、展览还是艺术表现本身,其实都脱离不开UI。过去平面设计的用户界面是广告行业的一些界面,相对而言是灌输式的,人的行为是很难受到媒体的影响的。这个时候我们的艺术作品,尤其是视觉类的,需要通过强大的“声音”提升视觉冲击力。

 

展览也是有它的用户界面的。这个时代的展览用户界面要不丰富,观众眼角一个余光集看完一万平米了。如何能让作品不止是被余光扫一眼,让观众更有机会与作家进行交流?

 

我们所做的尝试包括这几个方法:占满用户UI频道(占满视野或者其他)、反差萌式UI(反常布置和不合理布置)、UI含有日常奖励(藏起来并且不给提示)、提供特殊UI(尝试一切不可能的触发条件)。

 

我们正常的展览是通过自然的属性了解自然的世界,而现在的展览是通过类似手机的功能进入智能的世界。所以我们的重点就是创造出UI优秀的世界。

 

姜剑《<戏游2:无界之宴>回顾分享》

 

我们很难去讲这是一个展览、一个戏剧、一个演出,其实都不是。我们希望创造一种由观众的参与构成的全新的体验方式。

 

现在观众审美提高,对观看、体验的结果上要求越来越高,也对我们在构造体验空间、体验流程和体验情感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天我要讲的这个项目是最脱离数字化的,因为整个展览我们设置的就是人与技术对抗的现场,甚至是要慢慢忘却技术,回到人最本真的对生命的敬畏、对人与人之间温度的体会。

 

【圆桌沙龙】

 

《数字化新媒体艺术对空间体验的未来探索》

 

问:听完前面那么多在新媒体艺术上已经有了实践的老师们的分享,从建筑空间上,你对新媒体艺术会有什么样的理解?如果是你,你会去运用或者与之结合吗?

 

孙大勇:我其实对科幻电影特别着迷。突然间就对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以前总是做与自然有关的,我是比较佛系的那种,比较推崇闲适的方式。但是这种刺激性、包裹式、沉浸式的,会在某一个瞬间打动人的某一种情绪。所以我刚刚看完这些确实收获蛮多。我觉得整个数字营造的氛围就像是我们在酒吧喝得微醺的一种状态,稍微有点点上头,有一点若即若离的状态,能够激发人的某一种潜意识,提供物理空间不能提供的一种空间场景、新媒体体验。其实就是在挖掘人的某种潜能,数字技术只是某种媒介或方法。

 

但其实我一直关注这个事是源于自己的困惑:究竟这个东西会走到什么样的未来?我在寻找答案。其实对于数字和生命之间的联结,我可能还是保留相对保守的态度。刚才几位老师也说,所有科幻电影追求的是人性,是爱情,是人和人生命之间的联结,数字永远替代不了这个东西。如果按照我对世界和自然的理解,上帝创造生命有两个密码:一个是秩序,另一个是未知——它在有序的过程中创造未知性,这个过程中就让生命不断开拓更多的可能性。这些未知是完全超越程序设计所预判好的结果的,所以让这个世界无限地向前发展。

 

问:数字艺术其实是以不可逆的状态在往前进,所以这个问题我也想问姜元老师。姜元老师曾经提到过一个观点,数字新媒体艺术其实是将新媒体当作一种材料在运用,那么您是怎么思考它与人之间的情感的联结以及怎么去平衡的?

 

姜元: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尝试简单的回答一下。以前听过一个人谈论一个事情:当一个新的技术产生造成影响的时候,我们如何解决这个新技术带来的问题?纵观人类历史,没有一个是靠怀旧的方式能解决的,只能找到更新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这是我的宏观看法。

 

技术带给人的影响是不可逆的。我经常说我们新媒体对于空间的影响,它带给了我们一次就像是玻璃这个材料被发明出来的时候的机会。玻璃的产生给人以现实维度和视觉维度相应的可能性。新媒体材料产生以后我们有了一个相似的机会。

 

问:在吴旭老师的策划中,我看到了一个平衡点。因为星空图片的传统传播方式非常低效,通过这次的展览,新媒体方式的介入,让更多的人有了解的途径。吴旭老师怎么理解这个问题?

 

吴旭:我是这么理解这个问题:如果通过类似画这种熟悉的方式,会觉得人是凌驾于它的。但是如果换一种模式,会突然觉得这个东西与你是平等的,会从它那里汲取营养,会引起观众更强大的兴趣。

 

问:黄浩老师怎么看这个问题?

 

黄浩:我觉得我说自己是程序员,其实也不是谦虚。大家都是从观众或者是把新媒体作为载体呈现的角度来看,我作为程序员,从内部来看这个问题,在写程序的时候,我是全知全能的视角,你可以让它实现你所有的想法——不论是在自然界听见过的声音还是没有听见过的声音,无论还是人类曾经出现过的图像还是没有出现过的,你是全知全能的。它会听见你所有的话。编程可以让你实现百分之百。

 

也许我们通过数学和编程,可以探讨宇宙与生命的本质,不仅只是在呈现上。虽然我们目前的还无法处理这么复杂的运算来探索本质,但是我们已经可能将它使用在商业场景、公共空间上。

 

虽然这么说,我本身也不是很推崇技术。只要人的荒谬性没有解决的,技术永远都只是一个辅助,都不是最重要的。我们还是要解决人本身的问题。

 

(帮助偶像打榜、造数据、捧红)这好像才是人才是真正的沉浸。这是依附在商业、资本背后的。

 

观众提问:我们的空间有很大的LED屏,刚刚老师也说到很多案例。不论是策展方还是做空间设计,你们做的这些小心思和数字化媒体互动,普通的观众或用户真的可以理解你们当时的逻辑吗?

 

姜元:这个问题特别好。回答肯定是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到。所以我们在设计中做几个层级:第一个层级要服务于某一功能、是要优雅的、要温和的、要有人性、要有意思、是动态的,这是第一个感官感受;第二个是达到第一个层级后,有更多时间待着的人我们是强调这个可能性的,我们希望在设计功能性、带来新的可能性以及人的感知中间找到平衡点。这个平衡点会在一些方面做妥协。但我们希望在人的第一感官被满足后,人们是能够读到一部分的设想。我们会设置一些场景和环境让人们去读懂我们的小心思。

 

《数字化新媒体艺术对商业场景的创新启发》

 

问:在商业的方向上,新媒体会用于很多领域。张小伟老师这边其实是很强大的技术端,会与各个行业产生跨界的合作。在你们的合作范围中,数字化新媒体的体验空间会在哪些方面?

 

张小伟:其实说到商业,就是有一个框架、界限和需求。所以以往我们在和品牌合作的过程中,会涉及很多跨媒介的地方,比如说现在设计的展里面会需要舞者、音乐、程序、现场的互动、搭建,我们身为主理人,其实更多是文化内容的创造。

 

说到这个主题,我们会和其他大咖不太一样。我们在做某一个策展、活动或商业行为时,更多地会先想到内容,反而不会更多地关注空间。基于内容,我们在视觉冲突与空间中达到平衡。

 

问:对于新媒体的运用,夏老师站在项目发起人的角度,你在商业上怎么看待?

 

夏志君:数字化新媒体可不可以再温柔一点?牵动未来。为什么要将驱动改成牵动?是希望我们未来呈现出来在这些艺术的时候,可不可以再谦卑一点?把自己的主动性衰减一些,让自然来说话,让最原始最本真的场景来说话。

 

三年我们的初心未改,但是真正能让初心活下来的,是良好的商业运作。其实现在在商业运用上和我们最初要做的是两回事。但是我们有一个核心是要再谦卑一点,把所有自然的东西挪到另一个环境和场景中,让所有的人自己用心来感触这件事。

 

我们是不是该更多地思考,每一个环境中生活的人的历史、文化等沉淀积累下来的东西尽可能地真实地数字化、艺术化搬到我们想要的地方,让更多的人知道和能有感受。我觉得这就是价值,当然有了价值,也可以商业,就能够活下去。

 

问:不知道今天的新媒体艺术有没有给您艺术领域的探索带来新的启发?

 

刘嘉南:今天我的启发是非常大的。其实我之前的工作按照我们的话题,是属于旧媒体的。从我个人来讲,除了照片之后,也会做一些视频类的影像综合。如果说有一些和新媒体结合,VR、3D视频也有尝试。

 

问:有什么想做的事情可以分享一下?

 

刘嘉南:想做的事情是很多的。新媒体其实天然具有一种时尚性,与时尚的东西是可以结合得很好的。这些可能都是计划当中想要去做的。

 

这里面我也有自己的思考。我也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其实很多新媒体技术早就有了,不是今年突然出现的,以前在高科技领域、在非艺术、非设计领域已经在使用了。无非现在是通过艺术家、设计师重新艺术化的。其实我们现在做的东西很快就会过时,很快就会有新的技术。技术的更新速度是很快的。也许这里面其实除了媒体本身之外,要加入人的思考。所以我在之后做尝试的时候,更多的会将新媒体技术与自己的思考结合在一起,不单纯地是在炫酷。

 

问:回到商业场景,最后一个问题抛给姜剑老师。姜剑老师和商业品牌也合作了六年,我们也发现很有趣的规律是,它越来越不商业了。这里面值得思考和有趣的东西,希望姜剑老师和我们分享一下。

 

姜剑:其实这个变化是非常自然而然的。做了这么多年的商业合作,我发现我现在的经历会让我把触角聚焦,最近几年来把触角回到一到两只,往下走。

 

设计让人幸福指数变高、愉悦生活,艺术又让人在愉悦过后有所思考。这就是人与机器本质区别的东西。

 

我一直在试图解决问题。其实每一种创造没有办法揣度或控制你想要影响的人。每一件作品的好坏成败也在于是否影响了足够多的人或足够深刻的东西。所以我们所有的项目要有一定的包容性。

 

中国的公共生活空间其实就是商场。中国有很多体量非常大的商场,里面有非常多的闲置空间。到2015年,商场已经没有不拿艺术来说事的。其实是有一定的商业逻辑和需求的。在公共空间里人与人之间的不期而遇,可能更符合中国人的习惯。

 

我们现在采取的是“双品牌”策略。在充分理解商业品牌和商业属性后,我们来定做文化策略。所以双方都有了空间和创造性。这样团队不再说传统的设计公司,争取了所谓的话语权和设计价值的转化率。但其实这个比较不容易,需要花很多年去磨合这种需求。

 

观众提问:我想知道我们这个市场大概有多大?

 

姜剑:其实刚刚我在发言中提到“双品牌”的策略。其实企业有很多的渠道做销售、借助艺术、设计这些旗帜去达到目的,比如冠名、联名等等。我会聚焦在一些企业和品牌中,它愿意用很长的时间和更多的精力、资金去打造它的文化品牌,就是它的软价值。因为市场太大了,所以我会精准地对待这些客户。尤其是国内的民营企业在这方面的需求是很强的,因为资金积累很快很多,但没有出口,在审美方面很难有表达。

 

在中国的民营企业中,在跨界的尝试和探索中,体验性的需求恰恰是有的。中国企业对自己一路成长的历程是有反思的,是希望有自己的故事和DNA的。

 

最重要和核心的还是思想和观念。观念肯定是未来的新媒体跨界的兵家必争之地。最后大家在各自行业能够有各自引领的市场美学,这个观念谁先提出来,走的扎实,市场一定会属于这个团队的。

 

 

绝对杂志

社址:北京市海淀区正福寺路10号允泽别院绝对传媒

电话: +86-010-52806700

Copyright © 2014-2015 Absolute,绝对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