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锐艺术家
艺术家

从笑脸到迷宫 岳敏君的坚持与思辨

浏览:


岳敏君一直是国际艺术市场中备受关注的当代艺术家,如果说咧嘴而笑的“大笑人” 以自我形象的放大成就了岳敏君,不如说是岳敏君见证了一个时代大多数人的生存现状与精神状态。这个著名的形象符号通过他自嘲式的幽默,传达了上世纪90年代初理想主义让位于“玩世现实主义”时,中国人的集体创伤和孤寂。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F4”之一,如今的岳敏君依然坚持观察和探讨人性,并带着他的新个展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

岳敏君 著名当代艺术家

从“笑脸”到“迷宫”
2015年寒冬时分,岳敏君个展《文字花园》亮相上海宝轩画廊。在这个拥有百年历史和渊源文化的黄浦江畔,首次集中展出了他的“迷宫”系列。从画面上来看,这条“迷宫”仿佛是没有出口的,而迷宫路径中的花鸟、木石、人物等中国元素无一不透着浓浓的人文关怀。岳敏君说他想通过挖掘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以此来探讨现代人行为背后的深层次思想和状态,这位曾以“傻笑”系列为众人熟知的艺术家转而追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世外桃源。据岳敏君介绍,迷宫系列最早是从2008年开始创作,那时候做的都是和政治以及行为艺术有关的作品,后来才慢慢转型到关注传统文化。他创作的初衷主要是想探讨中国人现在的一些行为。“很多人的行为和思维都和传统有着巨大的关系,可能表面上看人的行为举止是有其浅层的原因,但实际上还是和根深蒂固的传统关系比较密切,所以我觉得想要探讨现代人的行为还有思想,要从传统的深处去挖掘,才能真正感受到我们的行为所在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岳敏君如是说。

而相比“迷宫”,岳敏君另外的两个系列“表皮”和“重叠”则要惊世骇俗得多,前者是一张张支离破碎的泪人肖像,后者是将颜料尚未干透的作品进行旋转和扭曲,我们只能从画面中隐藏着的那些符号化的笑意,去猜测这些作品皆是出自岳敏君之手。而在岳敏君看来,艺术家不应该局限在某一种艺术形态里:“过去我可能表达视觉现象的角度比较多一些,那么这几年我觉得是从文化生存的角度把他们转化成视觉的东西,让人们去理解,现在做的是这种工作。对整个文化的思考会真正带动视觉产生不同的感觉,这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从“前世”到“今生”
与岳敏君聊天,听他娓娓道来艺术的过去和现在,在某一个片段的对比中会生出“历史近在眼前”的恍惚之感,从旧时光到新兴事物,从他包容的态度中可以窥见他的视野和格局。

作为中国当代美术潮流“玩世现实主义”的集大成者,岳敏君对于整个艺术发展史中产生的各个“流派”秉持着一种开放的态度:“‘流派’其实是一个历史时期的问题,在西方以往的社会中,工业革命之后衍生出‘达达’、‘立体派’等各个流派,他们保持着一种和旧文化的斗争关系,他们要对抗,要改变所有人的想法,要人们对新的事物有理解,所以流派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当代,我们现在说的流派其实更加有国家意识和地域感,比如说非洲当代艺术、美国当代艺术等。”艺术是精神文明的产物,随着人们的认知和时代的发展必然会生出千变万化的形态。“现在很多年轻人用各种各样新兴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去创作作品,我觉得非常好,比我们以前丰富多了。这种丰富我觉得也是一个积淀的过程,最后到底是什么样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家出来还有待观察,现在就是一个积淀、实验然后不断反省的一个时期。”而在变化之中,岳敏君希望艺术能够探索更本真的东西,“过去大部分艺术作品都被挂在藏者家里或者富丽堂皇的宫殿里面,现在艺术走向了更加公众的地方,这个时候人们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可能会有不同,就会对艺术又有了新的要求,我觉得仅仅是一种视觉效果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更加思辨或者更哲学化的艺术。”



从“已知”到“未知”
近几年大热的艺术跨界让艺术家走向更多未知的领域,走向不同的受众群体,岳敏君已将自己的触角深入到跨界合作中的各个领域。

2015年年初,他与时尚品牌DAZZLE一同揭开艺术时尚合作之下的风尚新序幕,DAZZLE X岳敏君“Inception to Art & Fashion”展览入驻上海嘉里中心,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时尚与艺术的幻境之旅;2014年,他的作品呈现在Pont des Arts2012美酒典藏系列中,透过糅合艺术与佳酿之精粹,为藏家带来与别不同之经典珍藏;他甚至还与电影导演田壮壮、雕塑家向京等人一起在中国文联、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联合主办的“青年舞蹈人才培育计划”中担任了“跨界导师”……岳敏君觉得跨界合作主要就是去玩、去感受。“以前的合作案例其中一个印象比较深的是关于香港海港城的,这个商业中心集琳琅满目的商品于一身,还打出了耀眼的海报,在这个时候艺术品置身其中是很难被观众发现的。我通过这种对空间的思考感觉到,其实现有的一些艺术作品一旦脱离了美术馆这样的空白空间就很容易被忽视,在现在这种琳琅满目的商品中没了踪影。所以也可以发现,所谓的艺术现在也是被挤压的,这种对视觉的探讨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海港城这样的商场打破了艺术展览四白落地的展览方式,从现在中国观众的角度来看,除了学术空间跟第二市场,这也是大众去接触中国当代艺术或者更深层艺术的一个出口。“就像画廊在强调空间的时候其实也是告诉人们艺术需要一个相对纯粹的空间才能展示,其实也说明了艺术的命运是很脆弱的。这些艺术拿到自然的环境或者商场里可能就消失了,跟商品比起来,艺术的魅力就减弱了。而像最近一直在做回顾展的美国艺术家杰夫·昆斯,他的东西就可以拿到商场去展,而且他把中产阶级这种商业的东西还带到了美术馆。”

从“空间感”到“全球化”
突破空间的概念,是很多艺术家的毕生追求,也是岳敏君一直在探索的:“我觉得一个艺术家的成功最重要的是空间的概念,空间的概念就是有时间、有地域的空间,你影响的范围越大你才越成功,艺术家的影响力一旦全球化,成为了一个全球化的艺术家就证明他的影响力已经无孔不入了。”
事实证明,岳敏君做到了。从另一个层面来看,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中在某种程度上也存在“偶像化”的倾向,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F4”之一,岳敏君将艺术的“偶像化”视为一个时代的要求:“因为过去我们可能没有一个所谓偶像化的艺术家,大家一般都是创作小组的形式,创作者都淹没在某一种情境里面,比如说过去所创作的东西都是定件式的,或是为某些特殊的人群服务,或是为历史博物馆特别创作的,所以艺术家的个性思想在那样的一种环境里是不重要的,而这种偶像化更加强调了个性和个体。为什么符号化的东西在中国辉煌过一二十年,就是因为很多艺术家都选择这样一种方式去创作,我觉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里艺术家要肯定自己、肯定这个社会,也要摆脱过去那种不自信等因素,所以这是特殊时期一种价值的体现。”



对话岳敏君
 您的艺术作品除了具有传统元素外,也跟很多时尚品牌进行合作,您是怎么看待这种“跨界合作”的呢?
岳 我觉得时尚有其自己的一种空间、一种感受,而这个空间和感受在当代的生活里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如果有机会跟这些品牌合作的话,可以让我有另外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对我来说是一种刺激。比如说现在大量的艺术作品,从情感上来说跟时尚有一种暧昧的关系,它们选用非常时尚的色彩或者造型,我们能从中看到和感受到这样一种趣味的东西,所以我觉得,接触时尚对我的创作也是具有一定帮助的。

 现在有很多的商业也被艺术化,比如侨福芳草地这类商场,您怎么看待这样的结合呢?
岳 这其实就是快速消费的一种艺术,过去艺术都是在特定的场合才能看到,偶然才能被消费一次,现在去芳草地这样的地方随时都能看到艺术品。时间长了以后,观众对这种艺术也会麻木,也因此会对艺术家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和问题这样到最后也会影响到艺术的一种感受,一种方向。

 您接下来有没有新的展览计划?
岳 今年八月份在丹麦有个展,展出的主要是画,进行展出的美术馆有很多个房间,正好每一个房间能放一件东西。其他的就是一些群展,比如在德国等地的都是一些群展。

































































 




















































































































 

 






































绝对杂志

社址:北京市朝阳区秀水路1号建外外交公寓2号楼1单元41号

电话: 010-52721006

Copyright © 2014-2015 Absolute,绝对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